《局外人》读笔

这本书描写了一个人——默尔索,一个三十来岁的职员,一个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、将自己置身事外的人。

对于母亲的死,他说出了这样的话:“今天,妈妈死了。也可能是昨天,我不知道。”奔丧过程中,他没有哭,拒绝了看妈妈最后一眼的建议,甚至有着“想到就要上床睡上十二个钟头时心头的喜悦”。在葬礼的第二天,他就开始与新结识的女友游泳、看电影、做爱。面对女友关于爱不爱她的提问,他也认为“这种话毫无意义,但是我还像并不爱她”。

他应邀和新结识的邻居朋友雷蒙去海边度假,与雷蒙情妇的兄弟结派的几个阿拉伯人相遇,并打了一架。在那之后,默尔索再次一个人去了海滩,结果却在阿拉伯人袭击自己之前,开枪射杀对方。他入狱之后,调查人员得知他在母亲葬礼那天“表现得麻木不仁”,这很可能成为他被判刑的证据——一个没有在妈妈葬礼上哭泣的人,毫无疑问是个冷血动物,残忍的杀人犯。尽管如此,默尔索还是拒绝了说谎话来减刑,因为他确实觉得无所谓,他不想做令他讨厌的事情,哪怕是在生死面前。最终他被斩首示众,面对死亡他发出了生命中最后的呐喊:

我也一样,我也感到准备好,把一切从头来过。好像这场勃然的怒火净除了我精神上的痛苦,也清空了我的希望,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启示与星斗的夜,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温柔的冷漠敞开了胸怀。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和我如此相像,终究是如此友爱,我觉得我曾是幸福的,现在依然是幸福的。为了让一切有个了结,为了使我不感到那么孤独,我还是希望我被处决的那天有很多人来观看,我希望他们用仇恨的喊声来欢迎我。

能够与此书产生共鸣,或许是我们心中都存在着一个默尔索吧。有的时候,我们厌恶了社会中的规则,厌恶舆论裹挟司法的判决,厌恶多数人的声音淹没了少数人的呐喊。

某种角度上来说,我对默尔索是羡慕的,虽然他在社会规则这台巨大的粉碎机面前没有任何还手之力,但他的人生过着他想过的样子。加缪也认为他笔下的默尔索是赤子,是一个无比真诚的人。引用某个书评的话,“所有的规则皆是跳房子的格子线,我只需蹦着跳着越过去,有什么不可以。“

他高高兴兴提着酱油瓶来了这世界,打满了酱油就走了。

关于葬礼与死亡

或许该小说与葬礼、死亡的话题不是紧密联系的,但它确实使我想起参加过的葬礼。曾祖父、曾祖母、外公已经相继离世了,每当我得知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往往不会产生太多波动。因为我是亲眼看见他们老人家因病痛折磨得长期卧床不起,弥留之际往往已经说不出话来、无法移动身体。我真切的认为死亡,某种意义上讲,也是一种解脱。尽管如此,我还是会因为自己没有流露出悲伤而憎恨自己:“是不是太过冷漠了呀”。

外公很瘦很瘦,尤其是在得了癌症之后,好似找不到一两肉了,只剩下皮包骨。印象中的他是最典型的老人形象,由于牙齿掉光了, 嘴巴就像用针线缝过的那样,干瘪瘪的。在脑袋上有一个很大的肉瘤,记得十年前他曾经因此入过院,所幸出院之后对生活都没有什么影响。肉瘤初看着吓人,但是可以说已经与他的身体融为一体,也没有进一步恶化,倒是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东西。

在外公离世的当晚,我被告知要去守夜。说来惭愧,我第一时间内心所产生出的想法是“麻烦、浪费时间、这种传统习俗大可不必”。那个时候的我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。所幸,这种想法很快就改变了。当我坐在水晶棺旁边时,水晶棺里躺着的就是永远闭上双眼的外公。我意识到这种场合下,玩手机是对逝者的不敬。便看着水晶棺、看着人来人往、看着香一点一点地烧尽。村里很多人都来了。有以往和外公天天打牌的牌友,他进门叹了几口气,站在水晶棺旁边,像老友打招呼一样说到:“军师,一路走好!”;有常常来外公开的小卖部里搭两句话的街坊,一言不发,离水晶棺非常近,看了许久才不舍地离去;也有邻居带着小孩,他们不许小孩进来看,仅仅是在门外拜了三拜,上香离去……原来外公在那么多人心中活过。

人的一生,要死去三次。

第一次,当你的心跳停止,呼吸消逝,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。

第二次,当你下葬,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。他们宣告,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,你悄然离去。

第三次死亡,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,把你忘记。于是,你就真正地死去,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。

——大卫·伊格曼《生命的清单》

一个个片段在我的脑海里,像幻灯片一样闪过。外公是一个胆小的人,记得老一辈曾经提起过:外公在田里种地,突然轰隆隆一声雷响,他便吓得把锄头扔在地上,头也不回地奔回家里;还记得外公身体出了些毛病,无论家人怎么劝说,他就是不肯去医院看一下。尽管如此,他的一生过得也不窝囊。我自打有记忆起似乎就没见过外公生气过,虽然没怎么读过书,但是遇到一个陌生人他也能大谈特谈天下局势,因此被朋友们赠以“军师”之名。更有趣的是,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,外公的牙齿就已经掉光了,也没有装上假牙。但是一次吃饭过程中发现,外公竟然还能吃排骨、番石榴,全凭牙床嚼碎。想到这里,湿润着眼眶的我还是笑了起来。

所谓的守夜好像也没那么糟糕。这是一个好好回顾他们出现在我们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机会。当我们仔细地回想逝者的一生,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一生过得那么精彩,似乎也没什么遗憾的了。安息吧,进入那无尽的长眠。


《局外人》读笔
https://wuhlan3.github.io/2021/03/06/《局外人》读笔/
Author
Wuhlan3
Posted on
March 6, 2021
Licensed under